周扒皮、黄世仁、南霸天和刘文彩是中国旧社会的四大地主日斗优配,而作为唯一真实存在的“四大地主之首”的刘文彩一直饱受争议。
从人人喊打的地主恶霸代表到“收租院”“水房”的翻案,关于刘文彩的一切,远远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刘小飞作为刘文彩的孙子,一直以来都执著于为自己的爷爷“翻案”,极力想要证明自己爷爷并不是传说中的“恶霸地主”。
在那个被乌云笼罩的时代,真正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刘文彩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背靠军阀势力的“恶霸”刘文彩
1887年,刘文彩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刘家墩子乡的刘氏地主家庭。
关于刘文彩的父亲刘公赞,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地主,在当时就已经拥有30多亩地还有烧酒的作坊。
自幼,刘文彩就极富有经商头脑,年轻的时候刘文彩就开始横行乡里、嚣张跋扈,欺压百姓,所以当地群众称他为“刘老虎”。
展开剩余90%关于刘文彩势力的扩张,家族宗亲可谓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刘文彩的弟弟刘文辉于1921年,担任川军旅长,开始驻扎宜宾。
之后,刘文彩被刘文辉邀请帮忙打理经济上的一些事务。借着这股东风,刘文彩极力发挥自己在经济上的头脑,到处敛财。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收税。相传在刘文彩有了财权之后,针对百姓,推出了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税种。
几乎所有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都需要征税,什么草鞋税、锄头捐,就连上厕所都要征税。在种种压榨下,百姓的生活可谓是过得苦不堪言。
其次是强迫百姓种烟,做泯灭人性的销烟买卖。关于刘文彩的这一恶行,就连孙子刘小飞也不否认。
在那个本就动荡的时代,刘文彩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疯狂搜刮民脂民膏,掠夺的金银珠宝数不胜数。
不仅如此,刘文彩还看不清总体发展形势,在解放战争之际,独霸一方,不顾川南百姓死活,公然与共产党人作对,致百姓于水深火热之地。
为了保障刘氏家族的势力,更是在地方成立不利于社会安定、反百姓运动的黑社会组织,对触及刘文彩利益的活动采取暴力压制,十恶不赦。
1941年,他把大邑、邛崃一带的恶霸土匪头子郭保之等人网罗在自己的麾下,建立了四川省势力强大的黑社会组织“公益协进社”,还组建了手枪连,为大肆兼并土地,保护庄园提供了武力保障。
同时对地下武装施行暴力压制日斗优配,为平息川西武装运动,先后杀害共产党员朱英汉、肖汝霖、李筱文等人。
国难面前敛私财,公然逆历史潮流,反对和平运动,吃人不吐骨头的剥削者,这放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可原谅的。
但是对于刘文彩的孙子来说,他的爷爷并不是世人眼中的样子。
我的爷爷刘文彩
“我要为爷爷刘文彩正名!”刘文彩之孙刘小飞,一直以来都在坚持为他的爷爷翻案。
在刘文彩庄园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位人物,提着小挎包,像个导游似的认真地和游客讲解,这正是刘小飞。
打从年轻时候起,刘小飞就开始为其爷爷正名。这是如今这个已经年迈色衰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刘小飞生于1946年1月26日,是刘文彩次子刘元华唯一的儿子。出生在这样一个地主家庭的刘小飞在没过多久之后过上了甚至连普通人都不及的生活。
刘小飞初中读完之后就开始步入社会,在四川当地的一家钻井公司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
刘小飞的父亲刘元华毕业于黄埔军校,接受过正统军事教育,在当年是四川军少校营长,长年以来跟随父亲刘文彩出兵打仗,备受刘文彩的器重。
1949年,刘文彩的突然离世,留给刘氏后代的是一堆数量极大的欠农民的账。在处理完欠下农名的账目之后,刘元华显然变得一穷二白,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开山挖石的工人。
时代的主流永远在变,社会的风潮总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过去的称霸一方的地主作为社会发展的逆时代流必然会受到打压。
带着刘氏家族血脉印记的刘文彩后代已然没有了之前的优势,反而是背负着恶霸地主后代的身份受到了历史和社会的指责。
或许也是这种原因,刘小飞一直都没有再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很多人在知晓刘小飞的身份之后,难免会有介怀。
刘小飞在小的时候,曾经见过刘文彩一面,但刘文彩并没有对这个孙子好眼相待。刘文彩在第一次见这个处于孩童时代,单纯无邪的孙子时,担心的却是自己的财产。
那么,为什么并不受刘文彩器重的刘小飞还要义无反顾地为其正名呢?
在刘小飞心中,为爷爷正名,不是单单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刘氏家族。为爷爷正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家族正名。
在刘小飞还小的时候,因为自己是恶霸地主刘文彩的后代而备受同学朋友的冷眼,营长少帅的父亲已经成为过去日斗优配,家庭状况开始变得岌岌可危,过去的一大豪族转身过上了连普通人都不如的生活。
这种身份落差的转变是常人不可接受的,更何况是对于目睹了家庭的衰变,亲身经历这带来的生活变化的刘小飞。
如果自己不是刘文彩的后代,或者刘文彩不是像世人所说的那样是穷凶极恶的恶霸地主,也许自己可以踩着时代发展的浪潮而得到更多,最起码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带着这种想法,带着为恢复刘氏家族名誉而努力的责任,就算不被支持,刘小飞也跌跌撞撞走了几十年。
漫漫为爷爷正名之路
从开始决定为爷爷正名以来,刘小飞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刘小飞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开始,在刘氏庄园担任讲解员,面对面地为游客讲解自己的爷爷刘文彩过往的经历,并不像历史书还有社会宣传的那样无恶不作、罪恶滔天。
相反的,刘文彩在自己掌握川部财权和军权期间,为百姓做了不少事情。刘文彩对待自己家的长工,也是有血有肉。
刘小飞常和游客们辨明,所谓的《收租院》,都是编的,自己的爷爷并没有如此残暴。
1966年,在全国上下发行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大型纪录片,此片名为《收租院》。在纪录片里头,记述了以刘文彩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如何靠着收租欺压百姓而积累私财的恶行。
通过对旧社会剥削阶级的罪恶史和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记述,批判了当时独霸一方的封建地主剥削阶级。
除此之外,1965年,由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赵树桐等人带头创作了一匹大型现代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在泥塑群像当中,以连续情节的方式展示向大众展示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封建地主压榨农民图。
不过,无论是纪录片《收租院》还是泥塑群像的《收租院》其都是因新中国阶级斗争需要而诞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定阶级斗争的色彩。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原来仅仅是在阶级斗争背景下被塑造出来的一组反映地主阶级罪恶的艺术作品,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近些年来,伴随着阶级斗争主流形势的褪去,有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以“收租院”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其说教性太多浓烈,主张还历史一个清白。
1999年,历史学者笑蜀先生出版了《刘文彩真相》一书。笑蜀先生经过数年的实地调查,拜访了诸多刘氏家族的后裔及相关人士,入手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澄清了加在刘文彩身上的众多不实之词。
其中也指出关于“收租院”的惨状是出于当时时代需要加以夸张的结果。并指出刘文彩搜刮民脂、压榨百姓是真,在当时为百姓慷慨兴学、扶贫济困也是真。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的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刘文彩。
历史的确就是一潭很深的水。真真假假,莫之能辨,刘文彩正是如此。书中还指出,关于刘文彩的“冷月英水牢”事件也是缺乏实证。
据悉,1943年冷月英租借了刘氏几亩地,但因收成不足以交租金,试图逃跑,后来被刘文彩侄子刘伯华追回,把冷月英关进刘氏后院润烟用的小黑屋。
之后,冷月英将刘文彩润烟小黑屋添枝加叶地说成是齐腰深的水牢。
“冷月英水牢”事件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一大批与此相关的文艺作品、戏剧、新闻报道、宣传画、连环画相继问世。
1981年陈列馆根据群众举报,派出专人采访了70多名相关人员,翻阅了大量文史档案,证实“冷月英水牢”事件缺乏根据,不是历史事实。
1988年,四川有关部门终于下达了“水牢恢复为烟库原状”的复函。
“冷月英水牢”事件得以翻案。
为了给爷爷正名,刘小飞除了在刘氏庄园为游客解说之外,还在网上发帖,给有关部门写信,到相关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拜访与爷爷有关的人物,企图挖掘更多刘文彩生前做的好事,澄清当年莫须有的被后人杜撰的恶行。
2010年清明节,刘小飞更是公然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发起集体祭祖活动。活动当天,刘氏家族后人们从全国各地来到安仁镇刘氏公馆,参加宗亲聚会。
此次刘氏祭祖活动,也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
但是,无论刘小飞再怎么努力,刘文彩终究还是一个恶霸,其收租敛财,谋害共产党人,企图逆时代潮流,不顾百姓死活的行为确实是不可否认的。再怎么演说,再怎么试图翻案,都无法掩盖刘文彩犯下了罪恶。
假作真时真亦假
历史的长河里,功过是非从来任人评说,然而,无论怎样评说,事实永远是事实……
刘文彩的事实是:他的确有功,但其功,远不足以抵其过。刘文彩的确在历史上为百姓建造学校、修筑公路、兴修水利设施,但这些举措又何尝不是出于他自身利益的考量呢?
刘小飞之所以如此执着于为其爷爷正名,多少还是陷入了非黑即白理想世界的怪圈,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好人或者绝对的坏人。
同时,也不难看出,刘小飞一直活在过去,活在被爷爷刘文彩束缚的枷锁里,带着爷爷的愧疚而活在当今社会。企图用偏激但是微弱的方式来谋求一丝丝心理安慰。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么多年来,刘小飞一直坚持的为爷爷正名,在某些方面为刘文彩翻案做出了贡献日斗优配,抛开他与刘文彩这层祖孙关系,他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处在哪个时代,都应该擦亮眼睛,要更加客观地去看待历史人物,更加主动清晰地去还原历史真相。
发布于:河北省创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